注册
关闭
琥珀财经

琥珀财经

发布于 2022-01-31 阅读量 4856

纯粹、简单、完美、无暇

5位大咖围炉夜话:哪些印象深刻的创新?又有哪些值得关注的赛道

原标题 | BeWater年末围炉夜话|2021年度总结

整理 | 闫钰承

注 | 本文首发时间为2022年1月1日

12 月 30 日晚,BeWater 开发者社区在 Clubroom 举办了 2021 年终总结线上对话。Sky9 Capital 合伙人 Vincent NIU、Anyswap 联合创始人 DJ Qian、章鱼网络创始人刘毅、链闻总编辑刘峰以及 BeWater.ai 发起人 BMAN 作为嘉宾出席。会上,几位嘉宾就今年令人印象深刻的创新、2022 年看好及关注的赛道发表了各自的观点。

这场深度且系统的分享,核心内容:

1、2021 年有哪些印象深刻的创新?

– BMAN : AMM,P2E,Loot

– Vincent : P2E,链上数据丰富带来的各种创新

– DJ Qian : 多链格局,跨链

– 刘毅 : 基础设施和应用互相带动创新,P2E

– 刘峰 : 算法稳定币,DAO

2、2021 年有用过什么比较好的产品吗?

– 刘峰 : Mirror,Tornado

– BMAN : Mirror,Nansen

– Vincent : Nansen,Axie/Sandbox

– DJ Qian : Chainge FINANCE

3、明年会关注哪些赛道和方向?

– BMAN : 以太坊2.0

– Vincent : 链上数据,应用层

– 刘毅 : 链游,存储赛道,web 3.0 基础设施

– DJ Qian : 跨链

– Haze : 链游

BeWater

一、2021 年有哪些印象深刻的创新?

BMAN:

这一个周期最关键的有 2.5 个创新,发生了本质的变革,推动了这一波牛市的发展。

第一是 AMM:AMM 让任何 Token 都可以具备流动性,有流动性就成为资产

比如你让一个金子金属可以交换了,有流动性了,它就不再是金属而是资产。所以 AMM 出现让 crypto 在整个周期里面创造了巨量的资产,就是因为有 AMM,很多什么都不是的 token 就变成了资产了。所以说 AMM 让这个周期出现了资产的寒武纪大爆炸,出现了巨量的资产。

第二是 P2E:让资产可以被消费和使用

AXIE 创造了游戏的 token 经济模型。AMM 创造了大量资产,但是如果只有 AMM 的话,它就是一个资产在金融里面的空转,其实就是互相套娃,最后变成资产的泡沫膨胀,这是不可持续的,我们知道所有的金融都一定要支持到实际的应用,才能让金融的这种泡沫和流动性变成可以实际运转流通闭环的一个过程。P2E 恰恰就接过了牛市的接力棒,出现了 gamefi 和元宇宙的大量创新和应用,这个时候出现了这些应用,一定程度上让 AMM 诞生的大量资产可以进行流通和消化

还有半个是 Loot:从思想上为 Crypto 项目提供了一个全新范式

从一个最简单最简洁的数据开始,从底层到上层,从社区一起开始创造。所以我们发现 loot 的这个逻辑其实是跟 Crypto 一脉相承的,有一个非常 Crypto native 的精神。我们看到下半年的很多 meme,包括最近的 DAO,很多都是从一个元认知或者元文化的点开始爆炸的。所以 Loot 他其实代表了一个我非常喜欢的区块链的创造精神,从最底层的 idea 吸引到社区一起来共同创造。但是 Loot 现在还没有跑出来,我认为他只验证了一半。

Vincent:

创新是一个不断叠加的过程,P2E 很大程度借鉴了 DeFi 的成果;我们把 Defi 里面的 Staking 以及一些流转的逻辑加到游戏里面,才有了今天 Gamefi 的第一波爆发。18年我们当时也讲了区块链游戏,但那个时候区块链游戏只是很简单的代币模型。就可能是通过玩游戏能产一些 NFT 产一些币,但是币它的 utility 很弱,或者说这个币在这个游戏里面没有一个循环的飞轮让它能转起来。所以这里面的创新它是一个不断叠加的过程,不是说 Axie 就是做了多么大的原创创新,它只是把 Defi 的一些模型很好的融入到了游戏里面去。

应用层的爆发,链上数据的丰富是很大的一个突破。在两年前我们链上大部分的数据都是围绕转账,token transfer 的, 没有太多应用的调用,但是过去两年有成千上万的应用出来之后,每一个人其实在链上就形成了自己的一个画像。

这使得围绕链上数据的创新成为可能,比如寻找 Alpha 的 Nansen、链上地址的画像构建、地址间的通信、链上社交关系,是一个大的方向。这些东西它会再去帮助下一轮的创新,用这些东西去做社交,用这些数据去做更深度的用户挖掘。

DJ Qian:

流动性是生态延续的命脉,大家看到现在有很几乎所有的项目,都以这个 TVL 等的一些指标来恒定这个项目的成功。有 TVL 存在其实意味着大家一起参与进来,有资金的流动并且有足够的流动性来支持。不管这个流动性是 CrossChain 的流动性,或者是 swap 的流动性,或者是 loan 的流动性,所有的一切都是围绕着金融的流动性来。也证明区块链可以应用在游戏、供应链、金融等多种场景。价值之所以成为价值,是因为他有流动性,可以跟其他资产进行交换,并在交换中体现出来;

另一个有意思的趋势,是多链格局形成。不管某个公链是在某一个方面有比较突出的特长,又或者是它本身承载着某个社区相关的应用,我们已经越来越多的看到了多链格局形成。

价值在不同链上的移动会成为需求点,跨链成为刚需。在2017年4年以前,我们大家也看到有公链潮,但是今天的公链潮已经不一样了,今天的公链潮它的价值是有互通的,而不是像2017年它每一个公链它都是独立的,价值互不相通。今天你们看到相同的资产,它已经开始在不同的公链上有存在,他们作为媒介就连通了一个又一个公链。链上数据如 etherscan 的数据集中和搜索展现,使其价值得以体现出来。

刘毅:

2021 是创新大年,可喜的是今年的创新开始回到正轨,基础设施和应用相互带动,这应该是一个常态。基础设施使得一些新应用成为可能。新应用在它落地或者说渗透的过程中,对基础设施提出更高的更新的要求,推动基础设施创新。

我们谈扩容,跨链,多链有几年的时间。大家第一次认识到扩容是一个现实问题,是因为加密猫。但是加密猫有点昙花一现,就是把这个以太坊 1.0 搞堵了,但是是过了一段时间后这个应用冷却了。在没有足够多应用到时候,我们去搞以太坊 2.0,搞分片,搞 layer 2,搞多链跨链是没什么意义的。

今年最好的状态是应用连着三波创新,defi nft 链游,把所有的新区块链方向都带起来了。比如扩容的几大方向,一个是超级 Layer 1,速度很快的链,比如BSC Solana、Terra、Avalanche、Matic等都已经进了市值的前15;Layer 2 出来之后也有很多应用在用;还有分片,主要是 NEAR/Polkadot,Near是去年上线,今年实施的分片,那么这个Polkadot是今年12月18号平行链上线,正式进入这个异构分片开始启用。多链方向如 Cosmos,悄无声息的这个已经启用了IBC,而且几十个 cosmos 链,两两之间互联的链接的数量已经达到了几百个,这是链和链之间的跨链的交易,章鱼网络也是一个新的多链网络并在今年上线了第一条应用链。

个人最喜欢 P2E,我认为游戏产业会率先进入 Web3.0,DeFi 的问题在于 2022 年可能会受到监管,因为这个金融的历史经验就是没有监管的金融系统是不可行的,也不会被监管端去接受。NFT 的发展从 meme 或者是 Collection 这块有一些瓶颈,和现实世界链接有问题,相对而言链游更大的机会。

刘峰:

一个是算法稳定币的演进和改变。算法稳定币大部分都是用庞氏来寻找一种社会共识,今年出来越来越多新的玩法,让这个领域不断的推陈出新。坏消息是到现在为止我没有看到一个真正跑出来能够一统江湖的,好消息就在于我觉得算法稳定币是一个一直可以持续下去的东西。因为 Crypto Native 需要这种东西。如果稳定币都是拿这种和法币去绑定其实挺蠢的,跟法币挂钩的稳定币一定有它存在的价值。但是我觉得如果真的大胆去想的话,其实应该有一种不需要抵押,就是空气币,单纯用社会共识来挂钩的东西比特币曾经是这样的东西,可是现在比特币显然不能够成为一个锚定产品的这么一个资产存在。所以我我觉得算法稳定币是我看到比较酷,并且是真的一直在创新的一个类别。

第二是 DAO 的创新,今年我我们看到无论从组织形式还是到运作的方式,DAO 这一类东西已经非常体系化了,他已经不是特别简单的一个乌托邦实验。在各个领域各个兴趣点,有大量的 DAO,其实是已经在深入运作了。所以我觉得其实 DAO 的这个形态不断的演变,并且真正的能够成为一种在我们这个行业常见的形态存在,我觉得这一点还是挺酷的。目前看到有两类 DAO 比较酷,一类是 Venture DAO,一类是 Crypto 城邦 DAO。

二、2021 年有用过什么比较好的产品吗?

刘峰:

1. Mirror 非常酷。他是非常简单的一个去中心化的发布平台。这个东西其实并不新,原来很多人做过类似的东西,并且现在市面上也能够跑出来很多同类的同质化的产品。但是我为什么特别喜欢 Mirror ,就是我觉得这个产品非常简单,并且我觉得它的运营是我非常喜欢的,很隐忍,但是又能够抓住最核心的一部分用户。

我喜欢的主要有两点,一个是我觉得它是一个真正的 web3 的产品,他利用了目前能看到的各种链上去中心化相关的一些已有的组件,把他们很巧妙的组合在一起,让用户能够用起来。另外我喜欢他的一个点就是我觉得作为 web3 产品,它并不是特别着急去做所谓的增长,它更多的是非常有节奏的去不断的把这个产品推出来,并且做的做了很多减法。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它是一个内容发布平台,但是你不会看到一个主页或者就是一个内容的精选页面,他给未来其他的这些建设者提供了足够多的空间。我可以设想未来可能有很多优秀内容的精选者和组织者会出现,他们在这上面再去做一层搭建,我觉得这种产品的这种做法,我非常的喜欢,他只做他自己能做的一些事情和想做的一些事情,然后给别人留了很多的空间

2. Tornado 是另一个我很喜欢的项目。我们这个行业最核心的推动力是对隐私保护的追求。很可惜过去这几年隐私类的主题并不是大家最喜欢的,特别不是炒币的这个主流最喜欢的东西,所以隐私类的整个赛道表现都不是特别好。但是不能抹杀这是一个好的产品,最起码它可以让大家能让自己的地址去实现匿名化。这个需求其实挺基本的,需求也非常的简单,但是实现起来并不容易。个人非常喜欢,价格不好也会全力支持。

BMAN:

1. 喜欢 Mirror,团队自己花钱给创作者支付存储在 Arweave 上的费用,且没有特别的去 pr 这些东西,是务实值得尊重的团队;

2. 数据产品 NANSEN:我自己是高频用户,我觉得 Nansen 真的是做到了把线上数据的价值挖掘出来,并且能够跟踪到很多有价值的地址,能够很直观的视觉化的看到各种 token 的分布,还有各种 token 的行为,然后可以去分析各种行为,这些行为的数据都是这些 crypto 的原住民用真金白银去做出来的真实的行为。在传统的金融领域,很多公司要花大量的价钱去购买数据清洗数据,去找到没有噪音的数据,甚至在很多无价值的数据挖掘一些有价值的信息。很多咨询公司要花大量的金钱去做调研,去做访谈调查才能获取一点点数据,但是今天能在区块链上通过一个工具,实现很多现实意义上的咨询公司做不到的数据分析,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Vincent:

1. NANSEN 这款产品自己是早期投资者,和 Founder Alex 有蛮长一段时间沟通,主要是给了一些产品上的建议和一些探讨。现在很多产品是拿着锤子锤子找钉子的状态,很多做数据的都是说我觉得我要做什么数据。而 NANSEN 团队从用户需求出发,去想我怎么去追踪这些代币的流动,去找到交易的机会,所以他是先给自己做了一个自己有需求的工具和产品,之后产品化到方便普通人使用。另外团队比较 Crypto Native,Alex 经常在推上和大家互动。5 月做了 NFT 数据后,团队收入翻倍,所以能快速跟进市场反馈去迭代产品对一个创业团队来讲非常重要。

问题是目前 NANSEN 的自由度比较低,我觉得长期来看的话,它一定会去满足不同用户群的需求。从给不会编程的用户直接喂数据,到支持高级的用户有一定的编程能力有一定对数据理解能力的,去写一些自己的脚本算自己的东西。

2. 个人喜欢一些「打脸」的产品,能给自己一些思考,比如 GameFi 中的 Axie Infinity 以及 The Sandbox,这两项目 18 年和 19 年就知道了,当时觉得做不起来。团队只有 10 几个人,产品简单且投不下去,但是由于行业本身螺旋上升且可组合性强,一旦新概念和玩儿法出现,就能让原本一般的东西变得很厉害。现在 Axie 和 Sandbox 产品我觉着还是一般,但他们利用这个资本杠杆和目前的整个币的这个市值,手里握着几亿美金,完全可以把自己画的饼全部给填圆。比如 Axie Infinity 开始横向发展侧链和 DEX。因为有几百万的用户在我这个侧链上,第一天生态就这么多用户,当然可以去做更多的横向扩展的玩法。其实今年 gamefi 我几乎没上车,就是因为我没有正确的认知这个行业的变化可以如此之快,所以这个是给我今年的一个很大的启发。

刘毅:

游戏可能率先进入 Web3.0,因为游戏行业从这个开发者来说,他们早已经习惯了这个虚拟经济体的设计和构建,游戏的用户也早已经熟悉了数字资产,只不过说用区块链之后有了一个去信任的账本,把经济体的规则从由厂商来掌握,变成由链上协议来控制,那么我觉得这个跨度是不大的。而且大家知道现在这个游戏行业内卷非常厉害,所以很多就是游戏厂商,游戏工作室在转链游这个方向。

游戏产业是一个每年收入达到千亿美金级别的这个产业,那么还有可能在比如说5年之内链游的收入在游戏产业里面占一个相当的比例,那就意味着在 web3.0 应用层,可以达到几十亿美元的收入,这是现在不可想象的,现在我们的 web 3.0 协议,只有在基础协议层,有大量创造收入的能力,比如以太坊可能每天能燃烧1万个 eth,到了应用层,除了这个 Axie 以外,其他应用层的协议 capture value 的能力大概是一个月几万美金。那就是说从一个月的几万美金到几十亿美金,那就是5年有5个数量级的跨越。这个是我感觉后面不管从投资,还是从研发上面都特别令我兴奋的。我期待这个链游的这波应用的持续数年的快速增长,能够带动 web3.0 的基础设施随之快速增长。

DJ Qian:

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老韭菜(用户)很难接受新事物,BTC 的人没有参与过 DeFi,参与 DeFi 的很少参与 NFT,参与 NFT 的很少参与 GameFi。新事物发展总是有本身的一定道理,我们一定要打开自己的一个想象力。

比较有意思的产品是昨天用的 Chainge Finance 的去中心化托管功能购买的域名,通过保证金和博弈手段解决去中心化交易的问题。昨天有一个陌生人他发电子邮件来问我要卖一个域名,大家买过域名的都知道,一般都会需要第三方托管的。第三方托管基本上都是全中心化的。我昨天尝试了在 chainge finance 里面去中心化托管的这样一个服务。因为它本身就有跨链漫游的能力,我任何的币我都可以放到智能合约里面去。

大家会考虑到说,如果用去中心化托管,当发生争议的时候怎么办?其实他用了一个简单的办法,就是双方可以要求对方添加 performance bond,也就是我们在工程建设上面通常会用的一个方法,就是履约保证金的办法,用一种博弈的手段来解决双方是不是会忠诚的履行双方达成的协议这样一个做法。当有任何一方他不履行合约或者说履行合约有瑕疵,那只有在双方商量之下来解决这个问题问题。如果说双方达不成一致,那么双方都会受到损失。如此来解决这个去中心化托管的仲裁问题。

因为有了这样的一个工具,其实你会发现我既然可以交易域名,NFT,或者说任何的数据产品游戏道具,甚至是说做一些外包服务等等,其实都可以用这样的工具,你可以跟任意的陌生人做一笔买卖,这样子的协议就能够帮到我们的忙,在这个行业里面有非常多的小而美的创新。我其实核心要跟大家分享的就是一定要打开自己的格局,打开自己的思路,千万不要被之前你认为这个行业是什么样子的所局限。

三、明年会关注哪些赛道和方向?

BMAN:

明年 ETH 2.0 的升级,将是一个影响深远的事件。他真正意义上的去变成了一个 pos 的链之后,性能会有两个数量级的提升。也就意味着以太坊不会像今天这么拥堵,不会像今天只有十几个 TPS,它可以承载更大范围的应用,更大范围的生态。所以像今天我们看到的新公链的格局,很可能在以太坊 2.0 升级之后又会有巨大的变化,可能给新公链的窗口时间不会有那么多。随着 Layer 2 的发展,以太坊的生态非常完整,以太坊的基本面会非常扎实,会对其他新公链产生很大的冲击。我认为以太坊本质上是 web3 的最基本的一个指数,我们今天和未来 web3 和 metaverse 的应用大部分都会落地在以太坊生态,而且随着以太网的 2.0 升级,包括 Layer 2 等等基础设施的升级,会进一步的去让这个生态更加繁荣和蓬勃。

Vincent:

1. 围绕数据,做服务产品和项目的可能;但是目前有非常多的基础设施是缺失的。整个环其实完完全的把它给做圆,其实还有蛮长的一个距离。

2. 应用层,泛娱乐社交,因为我们现在的链上的数据越来越多,然后用户也开始逐渐的出圈,这里面会有更多圈外用户进入 Web3 的世界。但是 defi 不是面对普通用户的,他更多的还是面对一些相对来说高净值的用户去使用。娱乐类的和社交类的产品,会是面对普通用户比较轻松低门槛去使用的产品类型。

3. 期待行业带来预料之外的其他东西。无论是新的项目,新的方向,还是说新的一些 token 的机制设计,这个其实是我最期待的。因为我们预期的东西发生,我觉得那个东西那可能是比较理所当然的,或者大家都觉得某些东西会发生,但是咱们这个行业就是往往会给我们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惊喜。

刘毅:

1. 看好链游,只要应用发展的话,基础设施的机会总是总是很大,因为基础设施的网络效应更强,只要应用大量的起来,基础设施的涨幅不会小,我觉得明年头部的这些新公链大概率还是能跑赢比特币。

2. 会看更偏非链上计算的一些基础设施。会看存储,AR、IPFS 等,还有结构化存储赛道被低估。

3. 做基础设施不见得是做工具,它可以用 web3.0 的方式,用加密网络的方式给加密网络提供服务。比如 graph 把 indexer 这个去中心化服务的用加密网络的方式提供, pocket 现在在做这个 rpc。因为相对来说链上计算这块已经是主流赛道了,所以我认为可能非链上计算的,用 web3.0 方式做的这些基础设施的项目,应该是会跑赢其他的基础设施赛道。

DJ Qian:

跨链还有非常高维度的发展空间,目前只做到了资产的跨链,甚至资产在异构链的自由流动还没完成。只要形成了这个自由流动的机制之后,我们其实可以从把这个资产本身,把这个信息本身反过来资产化,这样子就实现了信息的链之间的流通。未来信息和逻辑的跨链,应用层协议之间跨链等高一个维度的跨链生态系统会出现并且成为主流。

关于逻辑上面的跨链,其实现在也有几种不同的思路。比如说第一种思路就是在不同公链上面的智能合约都放一个中继的出口,这种有点类似于资产的中继链的解决方案。第二个是在它在智能合约里面它本身会埋一些点,一些逻辑发生之后,它会触动资产的转移,或者触动一些本链上面信息的变化,这样子反过来会影射到另外一条链上面的智能合约,就使得两条不同链上面的智能合约可以连通起来。那还有另外一种解决方案是通过 alliance 的形式来成为两条不同链当中通讯的点。跨链这个行业现在还处于非常早期。明年我认为跨链也将进入爆发的一年。那它以一个什么样子的方向去前进?

我自己的设想是这样子的,就是在用户使用的体验上面,跨链这件事情变得不再那么重要,用户已经不再需要去考虑他自己的资产到底在哪条链上面,即使你自己的资产分布在各个不同的链上面,你可以把它当做同一种资产直接进行交易,这是其一。

其二不同的协议在不同的链上面进行运行,它的流动性可以通过跨链的方式可以被聚合起来,这样子就使得任何的协议可能不再需要每一条链上面都要去部署,当你有跟这个在部署协议的时候,本身就可以通过一定的工具或者中间件,享有在不同链上所有的流动性。

第三个我认为跨链的一个方向就就是当所有资产都能够在不同的链上面自由流通之后,它能够使得数据也在可以在不同的链上面被聚合起来。今天我们看到就是当这个用户分析的工具在分析某一条链上面的活动的时候,很难去链接到其他的链上,那么我认为要真正精确描述出来相应的用户,需要看到他在不同的协议里面,不同的链上的行为。跨链的工具可能也要起到比较重要的作用。

HAZE:

GameFi,很多东南亚这边的游戏公司,基本上都是从传统游戏转到区块链的游戏里面去,包括越南很大的一些本地的游戏公司也在往这个链游的方向转。其实链游最近蛮多都跌的挺惨,很多人他可能对链游会抱有一种炒作一波的心态。

我自己的思考其实在于我后续可能会关注在游戏它的一个治理的情况,因为链游的这个治理对他经济模型的影响是非常重大的。现在大部分的游戏就是脚本以及打金的工作室进驻以后,有点类似于挖矿的挖卖提,但是我觉得从游戏的发展来说,现在游戏里面少了一个内卷的机制,就是怎么把整个经济模型里面的循环通过一种内卷的方式重新再分配。

我之前看过一个老鼠的实验,就是给他一个非常好非常平静的一个环境,导致在一个极短的时间,那个老鼠从一个很繁荣的社会,最后全部都灭绝了。我觉得影射到链游,如果没有一个内卷置的话,大多数的游戏它的经济模型都是一个死亡螺旋的状态,所以明年我可能会更多的去看一些领域内没有出现过的治理架构的一些东西,如果有这样的游戏的话,那么我肯定会去参与一下。

Vincent:

GameFi 现在是 1.0,最终 Finance 应该在 Game 之后,我觉得现在其实这个阶段还是一个相对早期的一个阶段,这一波里面大部分的产品就是fi的属性稍微有些重,但是这个其实不影响,这是早期在这个圈子里必然的一个现象。那到后面其实fi的属性它不会是主导,因为现在很多项目基本上就是没有fi就没有人玩了。但是后面它可能是一个游戏本身主导的地位,fi是一个催化剂或者说是一个加速器,或者说是一个让生态更加的健康的这样的一种存在方式。可能50%的用户他就是来玩这个游戏的,30~40%的用户是围绕这个fi,还有10%的人,他这个角色可能是在中间进行,就是围绕游戏里的资产,游戏里道具做这个流动性,做market maker。然后还有人去做这种中间套利,在中间作为一个租赁方等各种各样的角色在里面,当然这个角色的这个比例可能更大一点,甚至从10%~20%都有可能。

最终一定是游戏本身这件事情,游戏体验和传统游戏差不多,但是它能够给用户一些额外的经济激励,但这个经济激励是说我在玩游戏体验快乐的同时可以基于我打游戏的这个这个技能,赚取额外的一定收益。因为传统的游戏你要赚钱变现方法很少,你要么打到职业选手,或者做直播。但是gamefi就每天玩到这个游戏里的前10% 20%的用户,也能够因为我打的不错,赚到一定的收益。

另外就是说并不是说所有的游戏它都能去泛化,可能是这种有一定竞技属性或社交属性的游戏,比较适合这个 Gamefi,比如说一些独立游戏,一些单机游戏,它其实没有任何做成区块链游戏的这个必要。所以我觉得最终不是说我们 gamefi 就把原来传统游戏颠覆了,只是说它在整个游戏产业里面可能占据到一块很大的一个蛋糕切片,然后他会把以把这个大量的这种有经济属性的,有社交属性的,多人的在线的这种原有的这种游戏,给更好的给替代掉。

  • 0
琥珀财经
琥珀财经

纯粹、简单、完美、无暇

0 条评论